“你们村里今年有没有村民脱贫致富、家里变化大的?”12月22日,记者在昌江黎族自治县石碌镇水富村寻找采访对象时,看到路边一农民往家里赶鸡,就凑过去问。没想到,这位农民倒是爽快:“可以采访我啊,今年我家变化可大了!”
这位农民叫林文光,是黎族人。
“今年我家收入5万多元,盖了一间新房,买了一辆摩托车,儿子还送到海口读大学了。”林文光边带着记者往家里走边说:“我可不是吹牛,看了你就知道了。”
在一个四周拉着拦网的旧房子前,林文光停下说:“这就是我家。”见有陌生人来,拦网里群鸡扑着翅膀飞躲。
走进院门,一辆新摩托车停放在墙角。林文光说,以前有辆电动车,骑了两年,感觉动力不足,不适合在田野里跑。上个月花3800元买了这辆摩托车,动力特别足,多陡的坡都能冲上去。
林文光说:“鸡养得越来越多,一到下雨天,鸡舍不够用。今年花了1万多元把院子搭了个顶,就是不让鸡淋雨。”
难道这就是他所说的新盖的房子?
见记者疑虑,林文光把手一指:你看,隔壁那间新房才是我今年新盖的,花了3万多元。
在新房的厨房里,记者还发现有个新冰箱。
林文光说:“以前家里穷,买点肉一餐都不够吃的,根本用不着冰箱。现在一次买几斤肉,吃不完放在冰箱里,免得三天两头往市场跑。”
林文光以前住在霸王岭里,交通不便、环境恶劣,他所在的牙迫村是经济比较落后的村庄。2003年,**开展“生态移民”,将牙迫村搬迁到石碌镇水富村。生存环境虽然有所改善,但由于人均不足1亩地,加之缺乏专业技术,水富村90%家庭还需要**扶持。
去年,昌江县扶贫办开展产业扶贫,给村民每户送来100只山鸡苗,并多次举办养鸡技术培训。除了**扶持的100只山鸡苗,林文光自己又买了100只。
“山鸡不同于普通的鸡,口感好,价格高,养一只能赚60多元。”林文光说,去年他滚动发展养鸡两批共400多只,赚了近3万元;今年,他又滚动发展扩大规模,养了1000多只山鸡,虽然行情没有去年好,但还是赚了5万多元。
房子四周拦网能养1000多只山鸡?林文光说,这里只是很小的一部分。今年县农业局扶持20万元,水富村农民联合起来成立利农山鸡养殖专业合作社,共养鸡1万多只。
走出村子,在一片坡地上,记者看到一排新房子,四周立着围墙,很远就听到群鸡在比赛打鸣。
林文光说,养殖山鸡让水富村真正找到脱贫的路子,今后力争将山鸡养殖规模扩大到3万只。(本报石碌12月22日电 )
www.xyzqyz.com 湖南野鸡养殖场
上一条:土鸡的产业发展
【如果您还没有关注“公司名称”手机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