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的建立和执行,对保证养殖场各项饲养管理工作的正常执行,杜绝**的发生及保证孔雀生长发育和健康,增加养殖场生产经济效益,促进养殖业的健康发展均具有重要作用。
(一)卫生防疫制度
**、饲料、饮水必须清洁卫生,各种技术指标需符合规定要求。可根据具体情况,按需要添加相应的保健及预防性药物。
第二、养殖场区内每日定时打扫干净,一般可间隔1-2周进行1次临时消毒,春秋两季各安排1次定期彻底消毒。特殊情况(疫情威胁,暴发**,使用新舍,鸟舍空闲,孔雀转移,种蛋储备及孵化等)下,应及时进行消毒。
第三、孔雀饲喂用具每次使用后及时清洗干净,晾干或利用阳光紫外线杀菌后使用,并间隔7-10天使用化学消**物集中定期消毒1次。
第四、场内饲养管理人员和进入场区的车辆及各种器具应严格消毒。一般情况下,谢绝场外人员入场,对必须进场的非本场人员应进行全面的消毒(包括更换鞋、工作服和手、脚部的消毒等),并禁止其和孔雀、饲料等直接接触。
第五、根据场内外疫情情况、孔雀日龄大小及必要的血清学抗体检测结果,按时对孔雀进行疫苗免疫预防接种。经常观察鸟群的健康状态,对病鸟及时进行隔离治疗。
第六、新引进的孔雀必须进行健康检查,隔离观察1个月以上无**者,方可进入养殖区。
第七、购入种蛋、饲料及其他生产用品,应来源于非疫区,进场前要进行相应的处理和消毒。
第八、杜绝野鸟、野犬等外来动物进场,积极消灭舍内外蝇、蚊,采取有效措施减少鼠害。
第九、及时清除场内外粪便、垃圾和各种杂物,并进行无害化处理。
第十、预防在病鸟转舍、死鸟剖检、鸟尸处理过程中污染环境。
(二)饲养管理制度
1、种蛋管理制度:包括种蛋采集、选择、贮存、记录、入孵的环境要求及孵化操作的规章制度等。
2、育雏管理制度:包括育雏方式、育雏环境条件、育雏期日常饲养管理等制度。
3、种鸟管理制度:包括种鸟日粮需要和饲养标准、给料时间、喂饲次数、投料的数量等饲养管理制度。
4、生产管理制度:包括孔雀的选种、育种、按生产阶段的转(组)群,种鸟及产品的出售、淘汰处理计划等。
(三)劳动管理制度
**、饲养管理人员的组织、分工、劳动定额及岗位教育和培训。
第二、劳动人员生产职责及奖惩办法。
第三、畜牧、兽医专业技术人员和其他人员的配置及管理责任。
第四、养殖场年度计划的制定、执行和监督,本场发展远景规划的制定。
第五、生产物资及设备的购入、日常管理及维修制度。
其他制度还有科研、财务、内外交流等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