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心机” 精品野鸡更来钱 湖南湘缘养殖场
□陈刚 特约记者 周超文
11月15日,记者来到泸州市江阳区弥陀镇来龙山村的一个山头上,只见竹林中、棚子里随处可见奔跑觅食的山鸡。“我一年只出栏1万来只,但收入并不比那些出栏上几万只的少。”养鸡场的主人夏娟有自己的主意。
不求数量 只求精品
夏娟饲养的5000多只鸡都已长到了3斤左右,但分布在面积达12亩多的山头上,山林依然显得空旷。
这么大的山头就养5000多只鸡是不是有点浪费?听到记者的疑问,夏娟笑眯眯地说:“我走的是精品路线,每只鸡给我带来了不少于50元的净利润。”
这正是夏娟的目的——减少数量降成本,精品养殖赚大钱。夏娟说,即便是山林养鸡,养殖风险也很大,一旦防疫不到位,就会遭遇重大损失。而减少养殖数量,除了减少鸡苗、饲料、防疫等成本外,相应的管理费用也会降低不少。**重要的是,养殖数量少,就可腾出更多时间进行精细化管理喂养,养出与众不同的精品生态鸡。
按照她的设想,除了生态散养外,夏娟还把玉米(2333, 1.00, 0.04%)粉碎后按一定比例加入豆粕(3385, 13.00, 0.39%)、麦麸、赖氨酸、中药等,配制成适宜土鸡生长的新饲料喂养给1月龄后的土鸡,并在每天早上给鸡喂食诱捕来的昆虫。“经加热处理的豆粕是鸡**的植物性蛋白质调料;而夏天用太阳能紫光灯诱捕的昆虫是鸡需要的优质动物性蛋白质饲料。目前我在人工繁殖蚯蚓来作为生态山鸡的补充饲料。”
现在不卖 只待春节
**近一两个月,夏娟每天都会接到好几个鸡贩的电话,然而她迟迟没有出栏的打算。
“目前市场上的生态鸡30元不到,卖不起价。推迟2个月到春节前,价格每斤至少要上涨8—10元。”夏娟说,为了达成这个目的,她已经开始给鸡“瘦身”,目的是让鸡的重量在春节时保持在3斤左右,这样也更容易出售。“我现在每天只给每只鸡平均2角钱的玉米或配合精料,然后任由它们在山上觅虫子、吃菜叶。”
多喂养两个月,5000多只鸡是否会增加很多成本?夏娟算了一笔账:每只鸡一天平均2角开支,一共1000余元。按70天计,到出售时每只鸡会增加14元的成本。然而那时的价格,至少比现在每斤要高出8—10元,除去成本,至少每只要多赚20元。
据悉,今年夏娟已先后销售了5000多只精品生态山鸡,每斤售价30元左右,等春节剩下的5000只售完,今年可实现养鸡净收入25万元。